在线客服乐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药营销
 
中国连锁药店行业研究

    1. 中国连锁药店行业现状:
    在中国连锁药店是从 1996 年开始的,截止到 2008 年 12 月,中国共有医药零售企业约 31 万家,其中大型连锁药店就有 350 家左右。其中约有一半的药店处在不盈利状态,主要的原因是医院药店不分家,医院既看病又销售药品,销售药品的收入在有些医院占总收入的 80%-90%。
    处方到不了药店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享受医保的患者在医院买药能报销,在药店买药不能报销;二是很多患者不懂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怕到药店买错了药;三是患者没有选择权,知情权因国家对药品定价有多种方案,老百姓不知道究竟哪种药品的具体价格是多少,不敢随便买药。医药不分家使医院一直扮演者行业垄断角色。
    另外,药店多,药价竞争激烈也是药店亏损的一个原因。药店数量多,势必导致价格的无序竞争。过去药店设立还有一定距离的限制,现在一条街上能看到几家。为了吸引顾客,不少药店只好利用降价来进行恶性竞争。

    2. 中国连锁药店市场表现
    1)行业市场集中度。行业市场集中度是行业的垄断程度和整体竞争程度高低的体现。医药零售行业在我国还是一个行业集中度极低的分散竞争性行业。
    2)区域市场集中度。国内零售药店的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市场比较集中,有的地方甚至过度饱和,西部市场的拥有量明显不足;省会城市、大中型城市市场相对饱和,二级城市及农村地区零售药店的数量明显匮乏。
    3)差异化程度。无论是从业态还是服务手段或是经营形式上来看,药店的差异化程度都非常小,人们形象地将之区分为“苹果”(平价大卖场)和“葡萄”(传统的小规模连锁药店);这种业态服务手段比较单一,服务创新能力比较弱;经营形式比较单一,大部分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药店”,而不是与药品相关的“健康店”。但差异化程度小也说明了我国医药零售企业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间。
    4)行业进入或退出的壁垒。我国药品零售行业的进入壁垒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业准入门槛低。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注册一个单体零售药店,50 万元的注册资金、42 平方米的经营场所就够了。其次,是开设新门店的启动成本低。门店装修、货架、柜台、收款机、房租等一次性投资可以分期付款;而经营的药品大都是供应商提供铺底货,现款进货部分比例只占到商店总额的 30%左右;货款结算方式一般是月结或送二结一甚至是送三结一;需要支付的工资的直属员工很少,大部分由有实力的供应商排除的促销员填补。进入壁垒低,导致非医药产业资本更快地涌入本行业,业内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零售药店的数量越来越多。
    5)宏观政策环境。近年来,随着医药分销领域的对外开放,为了促进我国医药零售业特别是医药连锁企业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


    3. 药品零售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药品连锁经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行业分布、经营方式、竞争手段、管理方式、药师地位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1) 规模化程度任不够高
    虽然我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规模在扩大,但是规模化和集中化的程度不高。药品零售领域的开放比其他行业晚,还出在成长的初级阶段,以直营店数量最大的连锁企业海王星辰为例子,其门店虽有 2000 多家,但未能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市场占有率不足 1%。
    2)多元化经营发展举步维艰
    多元化经营是一条改变经营状况的途径。目前药店大打价格战、利润一压再压的情况下,只经销医药品,其出路可想而知。也正是源于对医药用品特性的深刻认识,以医药品主营,化妆品、日用品兼营为特性的连锁药店才应运而生。但是,我国药品零售连锁经营在产品多元化的道理上却举步维艰。因为在我国,其他零售行业的发展比药品零售行业早的多,也成熟得多,在日用品的经营上,药品零售行业存在着先天不足,与其他零售行业相比没什么优势。其次,很多产品在多元化经营上持有盲目跟随的心态,认为把非药品摆上柜台就是多元化经营,没有考虑过多药品的面积、周围的环境、也没有做过任何的宣传和促销。所以,多元化经营并没有提高利润。
    3)执业医师数量缺乏,发挥作用不大
    在数量上,我国现有零售连锁药店有 3 万多家,按照新的《药品管理法》规定,每家零售药店必须匹配一名以上的执业医师。这与每家药店匹配一名药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在地位上,药店出于节约成本考虑,之聘请挂名药师或钟点药师,以应付药监部门的检查或做个摆设。由于医药尚未完全分家,药店不容易接受来自医院的处方,所以每天药师经手的处方数量极其有限。
    在物质上,药师的待遇和普通营业员相比,无明显差距。
    在精神上,由于药店和消费者对药师的不重视,药师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不能充分体现,也无法享受到通过提供高质量药学服务获得消费者信任的乐趣和事业上的成就感。

    4)管理粗放,缺乏先进的信息管理体系支持
目前我国的药品连锁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已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经营管理,但运营成本、管理效率与现代化的药品连锁企业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其中有些是由于资金缺乏导致硬件建设不到位而产生的问题,也有些是由于计算机软件系统和内部管理跟不上而产生的问题。我国当前的药品连锁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这导致连锁企业内部存在人员管理混乱、管理效率低下以及管理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称为制药我国连锁企业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瓶颈问题。因此,必须尽快调整和优化信息管理体系。
    5)药学服务不规范,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的药店服务大多数停留在电话购药、上门送药、24 小时营业、代煎、代切中药饮片等基本便利措施上,能提供专业药学服务的不多,且管理不规范。
    首先,专业药学服务人员数量缺乏。目前,由于我国的执业药师数量缺乏,在零售店中基本上由销售人员为顾客提供用药指导。而我国零售药店的销售人员基本是经过短期培训即上岗工作,其专业知识相对薄弱,无法保证服务的科学性。
    其次,缺乏药学服务的规范记录。这导致药学服务工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没有记录和凭据可查。
    再次,缺乏先进的信息服务手段。随着药学事业的发展,人们对药学信息的需求不断增长。现有药品品种达万余中,即使同一药物不同规格,其用途、代谢特征、用法、用量也各不尽相同,加之新药、新剂型不断涌现,单一药物涵盖的知识面和信息量不断扩增。正确获取和合理利用药学信息对保证零售药品的药学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6)连锁药店大同小异,经营缺乏特色
    我国目前的连锁药店,从店面装修到药品陈列,从经营品种到服务方式大都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缺少自身的企业文化,缺乏差异化的经营理念。药品连锁企业并未对自己所在的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也没有在设计购物环境时,融入自己的企业文化。

    4. 医药连锁行业竞争格局
    1)跑马圈地-构造渠道网络资源
    在医药零售业区域市场集中度低,进入壁垒低以及行业政策扶持的市场结构基础之上,一些药品零售企业纷纷将增加门店数量,扩大经营规模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在近年,一些医药零售企业对门店数量的追逐几近疯狂。于是,医药零售行业出现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跑马圈地运动,也就是快速地抢占黄金地段,增开分店。
    2)降价诱人-抢夺消费客户资源
    当一些企业因为资金实力不足及进入时机欠佳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抢占到更多的黄金地段增开更多的分店赢得网络资源时,聪明的经营者就选择从顾客身上做文章。“没有一分钱打不倒的顾客”,于是,一批药店的经营者,祭起降价大旗,开办了平价大卖场,经济药店或折扣药店,以真正低成本上所形成的价格优势,对顾客进行价值让渡,让顾客满意使顾客忠诚,最终打到抢夺消费客户资源的目的。
    3)联合组合-强势扩张,劣势联合
    经过“跑马圈地”和“降价诱人”后,很多药品零售企业基本完成了他们的资本、网络及客户资源的积累,企业间的强大分化日渐明显。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因此就出现了优势企业的资本扩张和劣势企业间联合重组。医药零售企业行业扩张、联合的方式有基本以下几种。
    药店和商超联盟。如上海复星与拥有 1000 多个连锁网点、国内最大的超市经营公司联华超市合作,并且采取“零售药店与普通商业企业合作”的形式,依托联华超市强大的商品配送中心及经营网点,发展医药连锁经营。
    单体药店联盟。如上海医药零售市场上的“绿色联盟”,百余家单体药店联合采购,抱团以求生存;云、贵、川的联合采购---四川医药集团、云南昆明福林堂药业、贵州省医药公司、重庆植恩药业公司等 15 家大药房通过“中药通“电子商务公司结盟联合采购。

附1:近六年百强药店销售数据变化

附2:2009年排行榜十强企业销售额变化


 
附3:2009年排行榜销售额增量十强
 
附4:2009年排行榜加盟店二十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首页 | 关于跨媒 | 服务内容 | 精英团队 | 行业研究 | 案例中心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品牌策划公司

 | 

营销策划公司

 | 

营销咨询公司

Copyright 2002- 2009 www.kuamei.com.cn,all rights reserved